广州备考技巧

首页 > 教师招聘 > 备考技巧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点(1)

广东华图 | 2020-02-27 11:47

收藏

  【考点1】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最古老的,所有的宗教都是此种观点。

  (二)生物起源论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论 认为教育源自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四)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真题在线】

  1.【2017广州.花都】【多选】“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其效果见诸个体的发展过程,”下列人物关于教育起源的主张与该观点相似的有( )。

  A.孟禄 B.马克思 C.利托尔诺 D.沛西·能

  2.【2017广州.越秀】判断: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社会劳动。( )

  3.【2017汕头】判断:教育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是劳动起源说的观点。( )

  答案:1.CD 2.对 3.错

  【考点2】著作思想

  (一)论语篇

  1.孔子:《论语》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教育相关的文献记载。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1)关于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作用:庶、富、教;个体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2)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关于教育的目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礼贤下士”,“举贤”,(士:德才兼备)

  (4)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5)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第一,因材施教。

  第二,启发式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第三,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学记》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最早的教育学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其主要的思想包括:

  1.论教育的功能

  (1)社会功能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个体功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论教育原则:

  (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

  (2)“豫时孙摩”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4)“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

  (5)“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6)“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9)“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真题在线】

  1.【2017茂名】下列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是( )。

  A.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2.【2018韶关.翁源】( )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其中论及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等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学记》B.《大学》C.《论语》D.《道德经》

  答案:1.A 2.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